尊敬的家长朋友:
为落实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2021年工作要点》及四川省教育厅、成都市教育局、成华区教育局关于组织责任督学进行“五项管理”督导的通知要求。为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达成家校协同育人机制,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现将学校关于认真落实“五项管理”的注意事项予以告知,请各位家长认真阅读相关内容,家校共育。
一、手机管理
为保护学生视力,防止沉迷网络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对学生手机管理提出以下建议。
1.不带手机进校园。
为保证学生在校专心学习,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及课堂。如有特殊原因需带手机到校,家长申请,手机进校请交给班主任保管。如遇特殊情况,老师会主动与家长联系。
2.履行教育职责。
言传身教,树立榜样;教育孩子明白过度使用手机及电子产品的危害,防止孩子沉迷网络。
3.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防止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
二、睡眠管理
充足的睡眠时间是孩子有效学习和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教育部要求高中学生(中职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8小时。
1.保证睡眠时间。
做好孩子的睡眠管理,帮助学生制定作息时间表,促进学生规律作息,中职学生就寝时间保证每天8小时的睡眠时间。
图片
2.减轻课外负担。
合理安排孩子课外培训,减轻学习负担,让孩子在身心放松状态下按时休息,从而提高睡眠质量。
三、 阅读管理
学校大力倡导培养学生终生阅读兴趣和能力,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
1.积极营造家庭阅读氛围。
与学校合力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培养孩子终生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2.选择优秀读物。
与孩子一起挑选购买优秀课外书,选择主题鲜明、价值观正确、内容健康的优秀读物,杜绝低劣、盗版、暴力、色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的读物流入家庭书橱。
四、作业管理
学校严格落实教育部作业管理要求,有针对性地布置合理作业量和作业内容,严控作业总量,创新作业形式,夯实学业基础。
1.布置作业要足量,难易适度。
文化课、专业理论课每次课后应有作业,专业实作课作业(或实作报告)次数不得少于课时数的一半。
2.教师批改作业要及时认真,要做到全批全改,提倡多用鼓励性的批语,对有共性的问题要当众评讲。
学生作业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
3.教师不得以各种理由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者要家长批改作业。
在孩子需要帮助时,家长可予以一定提示,让孩子充分思考。在确实有难题需要请教老师时,鼓励孩子及时跟老师联系。
4.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帮助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发挥专业特长,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五、体质管理
学校实行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历来重视体育育人,通过体育教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每日两操活动、学校运动队训练、开展全人品格体制训练营等活动,提高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
1.坚持每天锻炼。
按照学校课间操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要求,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以上,养成每天锻炼的好习惯,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2.重视眼睛保护。
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保持“眼离本一尺,胸离桌一拳,手离笔尖一寸”的要求,不能躺着看书,要在光线适应的环境中阅读,学习或使用电子产品半个小时后可做眼保健操、远处眺望、观察绿色植物,形成在家用眼的良好卫生习惯,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3.注重饮食习惯。
在家饮食口味宜清淡,减少油脂的摄入,多吃蔬菜、瓜果、粗粮,注重早餐的丰富性和营养性,不挑食、不偏食、不多吃零食、不暴饮暴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