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成绩出来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成绩好的孩子高高兴兴上重点高中,成绩差的孩子即将面临被分流读职高、中专的结局。有不少家长百思不得其解“我家孩子小学经常考100,怎么到了初中就不行了?”
很多家长都不知道,小学课内知识量占6年小学教学内容仅有3%,初中却要花三年时间学小学超3倍的知识量。
小学阶段家长没在该打基础的时候,做好引导;没在有大把时间,教会孩子内驱力的时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中基础弱一大截,陋习一大堆,怎么可能学得好?
初中学不好直接导致和重点高中失之交臂,人家考上重点高中的孩子半只脚已经踏进985的大门了,而你家孩子还在本科线上苦苦挣扎。甚至考得更差的只能去读职高无缘大学。
和好几位小学、初中的班主任以及重点中学的家长交流后我总结了下面5点,孩子初中学习后劲不足的重要原因⬇️
一、没有监督孩子阅读,积累少每次考试吃大亏研究表明孩子十岁之前每周花一天的时间读书,考试成绩能够提升百分之十五到三十。
“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与作文者得语文”,海量的阅读恰恰是阅读理解与写作的基础,小学阶段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坚持阅读增大知识面!
有家长给孩子读了很多书,课内外都读了,语文依然学不好。只因只抓阅读量忽视“功利性”。
从Gao考语文试卷阅读量上的大几千字来说,不仅要提高阅读的质量还要提高阅读的速度,所以,培养阅读遵从两条线:兴趣和规划。
兴趣线
从孩子感兴趣的点出发,去读一些内容丰富的书,丰富知识面,激发想象力。比如科幻、文学小说、常识类、人物传记等。阅读不要有负担啊,尤其是一说到名著,经典文学,家长就觉得深奥到孩子肯定读不进去,很多青少年读物,图文并茂,小孩子看得爱不释手。
让孩子主动选择,阅读没有边界,我的原则是他喜欢读就行,适当把关书的质量,这也是我们从小爱上阅读很重要的点---不设限。学霸阅读规划表包括了各个年龄段该读哪些书,家长怎么配合,如何泛读精读和诵读,帮助孩子快速提高阅读力,轻松领跑同龄人。
规划线
提前规划做大语文和小四门启蒙,提高识字量就从《小羊上山》看起,《阅读力训练》、《郭初阳的语文课》等给学科开小灶……3-12岁功利性书单,家长按需选择。
二、培养习惯,先扶后放,好习惯是基础很多家长工作忙,加上政策所指,就比较佛系。
一二年级孩子,正贪玩的时候,家长却从来不监督孩子做作业。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作业拖拉、做题粗心大意、不审题不检查等坏毛病。甚至还有的家长脑回路清奇,觉得要让孩子靠自觉养成好习惯,不然孩子长大会过度依赖“宝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培养习惯要先扶后放,良好的习惯都需要父母正确的引导与示范,过度放手反而会适得其反。
学霸的11个优秀习惯,从学习到孩子日常生活,涵盖了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家长可以参考着这张表反思自己的孩子有哪些不足,查漏补缺。
三、书写没有养成好习惯,考试总是丢几分书写问题是很多家长最容易忽略的问题,要知道任何考试都是有卷面分的,家长可千万别不在意这两三分,能不能考好学校(尤其是重点学校),差的就是那两三分,一分之差可能就是几十-上百的名次差距,花钱“买”学上几万不等,有这钱,我让孩子好好练字不香吗?
字写得不好八成问题是在写字姿势和习惯上。
坐姿不对驼背,发力点不对手累,笔画笔顺不对白费,写字习惯不对,怎么练都不会。
✅正确的坐姿非常重要,要让孩子保持挺直的姿势,而不是弓着腰驼着背。
✅正确的握笔姿势也非常关键,不要夹笔太紧,也不要太松,让他们自然地握住笔杆。
四、古诗词和古文没有早点背古诗词背诵越早背越好,初中一上来要接触很多新学科,背起来费劲,先混个脸熟。初高中直接吃老本,孩子会很轻松。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是语文,慢功夫,积累足够,初中才不会手足无措。
小古文100篇全套包括了100篇优质古诗文,都是初中古诗文考试考点,配合音频和打卡表学习,帮助孩子快速提高古诗文知识储备,轻松领跑同龄人。
五、初中小四门越学越吃力,每次考试只考及格分小四门有多重要?以浙江省为例中考占了80分,高考占了400分,小学做好小四门启蒙培养了学习兴趣的孩子,上了中学期末考试总分轻轻松松就能和没学好的同学拉出200分的差距。
小学阶段小四门启蒙以培养学科兴趣为主,看纪录片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家长可以参考小四门启蒙纪录片单,趁着暑假培养孩子对这些学科产生求知欲,看完这些纪录片,初中考试知识点压根都不用背!
来源:知子花教育公众号,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